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论文 驾照考试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检员 单证员 教案 专题 考试资讯 文档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语文 - 正文
2013高考 福建高考 福建省质检 各省高考 历年资料 高考志愿 录取分数线 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 录取查询 招生章程 成绩查询 招生简章 高校专业 高考试题答案
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作文 高考政策 高考模拟题 招生专业 高考大纲 心理减压 高考状元 自主招生 保送生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 美术高考 高校频道 高校分数线 各省分数线
全国高考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香港 澳门 上海春季高考 天津春季高考 山东春季高考 福建高职单招 重庆高职单招 浙江高职单招 吉林高职单招 单独招生 港澳台联招

2013海淀一模语文试卷答案点评

来源:2exam.com 2013-4-9 20:15:58
  杨  洋
  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功底扎实,常年在北语兼授汉语、中国山水画、篆刻课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培训师,北京新东方优秀教师。
 
 总述:
  本试卷难度适中,按照海淀试卷一模往年的命题思路,基本处于抄用往年、将与今年高考真题思路多数相反的尴尬状态。今年因有试卷结构的微调,有各别新题型出现,例如古文翻译和12分的阅读延伸题,但这是今年试卷分数调整的设想情况之一,随后杨老师会在视频中全面讲解今年可能变化的几种情况。
  一模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于既有语文考题的解题能力,几乎没有预测试题的能力。所以各位考生可以参照一模试卷估报志愿,但还应在高考前合理有序地安排自己全面的复习。
  另外,北京新东方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按照一模时间严格参加模考,文后会附上我的试卷照片。其实,真正让老师来动手做一遍题,让学生来评卷,你就知道老师的水平高低。
  当然,精彩讲解更加重要。本试卷题目有大量结合时事背景设题,若能洞悉命题背景,再难的题目也得心应手。
  一、语文基本知识:
  1、C
  【解析】A.怨天尤人 曲qū;B.沉湎 婢bēi ; D.破涕为笑 慓piāo
  "尤"是文言文重要实词,是长得奇怪的植物,故引出"责怪"之意思。"曲"字只有音乐之意时才念三声,"沉湎"体现了北京卷真题偏旁一致即正确的原则,"婢"字则是设题在声旁。都是常见考法和内容。
  2、B
  【解析】 A南辕北辄指目的与行动相反 C笔走龙蛇指书法雄健 D蔚然成风指形成良好风气,皆不符合题干内容。B专指长辈对小辈恳切地教导。
  3、C
  【解析】 A主干中"抓住"的宾语残缺,B数词制造歧义,价值4000元和废弃物矛盾,D"其"字不同的指代方向制造歧义。主干、数词、代词是杨老师在课上反复讲过后病句标志,只要能够认识这些字就能够精准判断命题思路。
  4、D
  【解析】 关注横线前后的提示信息,尤其是第三行分号隔开前后内容,"神经兴奋异常"是重要提示。
  5、A
  【解析】 古体诗不严格压韵。
  【总解析】此部分题目皆为常见命题思路,任何一题都不应错。如何某个选项出现了问题,一定要深入理解此选项代表的题型,并给予深入复习。
  二、文言文:
  6、C
  【解析】"相夸"与"相胜"相互解释,"胜"必翻为动词,意义接近"夸耀"、"攀比"。前几天我刚讲过2012朝阳一模一个题目,"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前后并列互解,"僭"即为"逾越"。
  7、D
  【解析】"为"字皆表被动,特别是第二句明显的"为˙˙˙所"结构表被动。此题错误的同学要复习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四种。
  8、A
  【解析】并非转折结构,而是并列式结构。
  9、A
  【解析】并非改变当地民俗,而是当地本来就民风纯朴。
  10、翻译:
  (1)自从(在这个地方)与中原各国交往,才失去了它旧有民风。
  (2)人有欲望,哪里是尽头呢?
  【解析】没必要考偏字"洎",但你可以通过全段内容了解,这个地方以前民风淳朴,正是和中原交往才变得不同,三点水和后面的"通"字相互解释,必可解为"去到"之意思。"故"字作为120实词一定要懂得翻译为"原来"的意思,整句就通顺了。事实上,全国和山东一直都在考查翻译,第二句的特殊句式就是必考点。同学们一定要了解设题点,答起题来才得心应手。因此,杨老师已经在人人网和博客上发布了120实词和18虚词的讲解,此为必考内容,复习好必可得分。
  总述:
  文言文今年很可能会加大考查难度,背好实虚词至少可以保证前两题不错,但要全对,甚至如果出翻译题都不失分,就要理解文章的论述思路。
  从本文题目就可以看出是归有光写的一篇议论文。第一段从二子的字"德实""文华"的论述就可看出归有光对于形式与实质的看法。第二段,抓紧"圣人"二字表示必为正例正论,立刻读懂全篇,对于朴素生活、淳朴民风的向往。第三段,"少时所见"和"今不知"正反合论,杨老师的学生们一定对这样的论述方式相当熟悉,于是深入理解此文是对曾经民俗质朴本色的赞美,对现实人们的浮夸进行批判。最后一段,总结二子之字的内涵,并提出作者的殷切希望。
  各位同学务必了解一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才可以将文言文完全读懂读通。这样即使遇到一两个难字也不必担心。而对于常见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把握转折、因果式显得尤其重要,这篇文章有过去和今日的比较,这是典型的崇古思想,抓住正反方向内容的任何一方都可突破全文。
  这篇文章的命题意图对于时政有鲜明地呼应,如今提出不铺张浪费、主张勤俭节约,特别是"光盘"行动,都体现着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同学们一定要在最后阶段关注我在人人网和博客上关于时评的讲解,一定会在高考的试题中充分体现。你了解了这些内容,就可以从命题者的角度深入理解题目内涵,解题时就会成竹在胸。
三、古诗词、断句:
  11、
  (1)B
  【解析】"千年豪杰"与"万里风涛"对仗,结合注释你就能明白,这是在赞美自己的朋友,可不是夸赞古人。更何况,辛弃疾报国无门的词作中的感情,和破金前与友人共勉的词能是一个意思么。理解一首词要进入画面,理解高考古诗要利用注释。杨教师讲过一句口诀"诗里情景释里详",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2)我的学生们必先懂得分点设答,4分题先分成两点,你无论从内容还是语言的角度作答,都要能分成两点,如下示例。
  内容角度:
  ①写景: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
  ②写情:全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


<!--[endif]-->


  语言角度:
  ①本诗遣词用字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②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于胸的豪迈之情。
  12、断句
  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 哉// 国 乎 /郁 郁 蓁 蓁 /使 古 无 死 者/ 则 寡 人 将 去 此 而 何 之 /俯 而 泣 沾 襟/ 国 子 高 子 曰/ 然 /臣 赖 君 之 赐/ 疏 食 恶 肉 可 得 而 食 也/ 驽 马 柴 车 可 得 而 乘 也/ 且 犹 不 欲 死/ 况 君 乎!"又俯而泣。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犹存,吾君方今将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惟事之恤,何暇念死乎!"
  ( "/"处为必断句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参考译文]齐景公在牛山上游玩,向北望着齐国,感叹道:"多美的国家啊,草木茂盛,郁郁葱葱!假使自古以来没有死,那么我还离开这儿去哪里呢?"说着便低头哭泣,泪水沾湿了衣襟。国子、高子说:"是啊,我们依仗君王您的恩赐,尽管吃的是粗茶淡饭,乘的是驽马柴车,尚且还不想死,何况是君王您呢?"(景公听了)又低头哭泣。晏子说:"可笑啊!晏婴今日游玩,见到了一位怯懦之君,两位谄媚之臣。倘若自古以来没有死,那么太公今天还活着,我们君王当今可能正披着蓑笠站在田间地头,考虑的只有眼前的事,哪有工夫念及死啊!"
  【解析】断句满分一定要抓住谓语、特殊句式(判断句、疑问句)。中间部分 臣 赖 君 之 赐/ 疏 食 恶 肉 可 得 而 食 也/ 驽 马 柴 车 可 得 而 乘 也      正是重复对仗要断成两段之处。另外,景公、晏婴的话里可以看到正反论述的方向,内容通晓了断句自然简单。
 
  四、说明文:
  14、C
  15、评分要点:人与自然合为一体,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1分);人不能违反自然的运行规律,要顺应天时(2分);对自然要取之有度,不能恣意妄为。(2分)
  16、评分要点:有一定的礼制(制度)规定,在各方面须有度有制,不得逾越(1分);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崇俭去奢,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1分);加强监督,对违规者有相应的舆论谴责和制度惩处(2分)。
  【解析】梳理其中的论述思路是破解说明文最重要的方法:
  题目:论述古人的生态智慧,所以文章中必然解释何为生态智慧,而崇古思想再次告诉我们,古人的生态智慧是值得今人学习的。讲到这里,你会发现文言文和说明文在这次的试题中内容非常接近。
  第一段即提出"生态智慧"概念,第二三段讲解古人在时间方面体现出的生态智慧,第三四五段都是举例,完全可以略读,设题再看,不设题就算,只是辅助理解的内容。第六段重要,总结概念,提出古人对时令的看重,甚至是统治者的治国策略。第七段直接采用递进式,进一步分析古人的政治、文化生活中生态智慧的体现。读到这里,听过杨老师春季班或海淀剧院讲座的学生们已经豁然开朗,原来就是在结合时政谈现在中央对于勤俭作风的回归啊!习近平在1月24日提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成为在时政的热点,也代表今年的重要命题思路,请切记:任何文科的考试都是对时政的映射,任何洞悉高考命题的老师一定会在考前从时事的角度讲解、预测。最后一段直接总结全文主旨和创作意图,就是弘扬传统美德中勤俭节约的风俗。
  时事材料补充:在1月2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如果你看到此题后连命题思路都了然于胸,连出题人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你都一清二楚,还有什么题目能够难得住你呢!15题回到文中从你划分好的段落内涵去寻找,16题在第七段中进行概括即可。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